零. 近年转cs的情况
为了初步打击你的转cs的信心(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看近两年的转专业数据(民间整理):
年份 | 大一计划名额 | 大一报名人数 | 大一接收人数 | 大二计划名额 | 大二报名人数 | 大二接收人数 |
---|---|---|---|---|---|---|
2024年 | 26 | 25 | 9 (36%) | 10 | 8 | 4 (50%) |
2025年 | 27 | 17 | 6 (35%) | 17 | 5 | 2 (40%) |
好消息:转cs不看 GPA(转大多数专业其实都会看这个)不看个人奖项不看原专业排名更不会看高考成绩(真的有很多学校会看这个)
坏消息:转cs有着最严格的专业课准入分数要求(和转 AI 并列)、难度系数最高的额外考试、捉摸不定的实际准入人数(你也看得出来计划名额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并且转专业机试需要你有一定的信息学竞赛知识(这些后面细说)
为什么每年报名的人数似乎不是很多?
一是在秋季学期结束时选择“紧急止损”,主动退出转专业;二是准入课/数学课没有达到 80 分
转专业递交申请表的时间在春季学期期中之后,只有提交了申请表并且通过的学生才会被计入上面的 “报名人数” 中
以及...
今年我们第一次建立了转cs的交流群,从进群的人数来看,大一转cs的实际成功比例可能不会超过 15%
(如果计入所有在大一上学期决定转cs并且在选课时选择了跨专业课程的学生的话)
这何尝不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呢
或许你已经意识到了
上面的文字怎么都这么劝退??这还是转专业指南吗 O_O
确实,一下子指出这些困难确实很让人劝退,但是笔者认为必须要点出这些困难之处
一方面:无论是什么学校,跨转cs这样的热门专业都一定是相对不容易的,即使是转专业非常友好的南京大学(是真的)也是如此。点出这些困难有助于你进一步考虑权衡,这也是为自己的大学学习负责
另一方面:我觉得每个转专业的人都应当大体上了解自己所转专业的情况以及转专业这件事本身的现状,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转专业的资格(比如准入课没过80,甚至是选错了课什么的,这些都有老学长的前车之鉴),有些事情需要过来人的提醒(这应该也是转专业群建立的一个初衷,所以加转专业交流群谢谢喵)
根据不一定可靠的数据来源
这两年转cs成功的人数中(大一学生),有 OI 基础的约占一半,而完全没有 OI 基础并最终转专业成功的也占一半
放轻松些,那些更加顶尖的 OIer 很多都去了计算机拔尖班,所以不用担心强劲的 OIer 一口气吃掉所有的转专业名额
秉持着 “转别怕,怕别转” 的转专业原则,希望上面的数据不会动摇你想成为CSer的决心 (ง •_•)ง